礦井提升機制動系統——盤形制動器
發布時間:
2024-12-03
來源:
礦井提升機制動系統——盤形制動器
礦井提升機制動系統——盤形制動器
一.引言
盤形制動器裝置是制動系統的執行部件,與提升機液壓站共同實現提升機的工作制動和安全制動。
它具有下列優點:體積小、重量輕、慣性小、動作快、可調性好、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基礎簡單、維修及調整方便。
二、盤形制動器的相關強制性規定
1.盤形制動器基本參數
2. 盤形制動器需采用彈簧式,能實現工作制動和安全制動。
3. 盤形制動器產生的制動力矩與實際提升最大載荷旋轉力矩之比K值不得小于3。
4. 盤形制動器閘瓦與閘盤之間的間隙不得超過2mm。
5.盤形制動器裝置空動時間不得超過0.3s。
6. 盤形制動器發生作用時,提升系統的安全制動減速度,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減速度 |
θ≤30° |
θ>30° |
提升減速度/( m·s-2) |
≤Ac∗ |
≤5 |
下放減速度/( m·s-2) |
≥0.75 |
≥1.5 |
注: ∗Ac=g(sinθ+fcosθ)式中
Ac———自然減速度,m/s2;
g———重力加速度,m/s2;
θ———井巷傾角,(°);
f———繩端載荷的運行阻力系數,一般取0.010~0.015。
三、盤形制動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盤形制動器裝置的主要結構
盤形制動器裝置由盤形制動器、支架、螺栓等組成。盤形制動器用螺栓成對地把在支架上,每支架可以同時安裝1、2、3、4、5、6對,甚至更多,其規格和對數可根據提升機所需要的制動力矩選定。盤形制動器由閘瓦、襯板、碟形彈簧、液壓組件、連接螺栓、密封圈、制動器體等組成。
2.盤形制動器的工作原理
盤形制動器靠油壓力松閘、靠彈簧力制動。當油腔Y通入壓力時碟形彈簧組被壓縮,隨著油壓P的升高,碟簧組被壓縮并且儲存彈簧力,彈簧力越大閘瓦離開閘盤的間隙越大,此時盤形制動器處于松閘狀態。調整閘瓦間隙△為1mm,當油壓P降低時,彈力釋放,推動襯板及閘瓦向閘盤方向移動當閘瓦間隙△為零后,彈力F作用在閘盤上,并產生正壓力,隨著油壓P的降低正壓力加大,當油壓力P為零時,正壓力N最大既Nmax,在N力的作用下閘瓦與閘盤間產生摩擦力即制動力最大(全制動狀態)。
由上可以看出盤形制動器的摩擦力決定于彈簧力F和油壓力F1,當閘瓦間隙為零后
N=F-F1=F-ΔPA=f(p)
其中:
N-正壓力
F -彈簧力
F1=APA-油壓力
A-活塞有效面積AP一油壓下降值(P貼-Pi)上述說明改變油壓P可以獲得不同的正壓力N,即可得到不同的制動力。當油壓P為零時制動力最大。反之油壓P為最大時,制動力為零,制動器處于松閘狀態。
四、盤形制動器的檢查、安裝和調整
1.盤形制動器裝置檢查
(1)中心高偏差±3mm以內。
(2)摩擦半徑實際值應大于理論值。并要保證閘瓦包絡在閘盤內。
(3)制動器支架相對于制動盤兩側面距離應相等、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5 mm。
(4)制動器支架兩側面與閘盤兩側面應平行,不平行度不得大于0.2 mm。
2.盤形制動器裝置安裝
(1)清洗閘盤并吹干清洗劑。
(2)檢查閘盤端面偏擺量,其值不得大于設計圖紙要求,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6.3 μm。
(3)安裝調整墊板并清洗干凈。
(4)調整螺母使成對的兩制動器閘瓦間的間隙大于閘盤的厚度。
(5)盤形制動器裝置安裝就位并應符合安裝要求,擰上地腳螺栓但不要擰死。用扭力扳手檢查制動器體與支架連接的雙頭螺栓,擰緊到圖紙上所要求的力矩。
(6)連接管路(進油管接到符號P處接頭上),盤形制動器與液壓站連接。
(7)旋轉調整螺母使閘瓦與閘盤接觸、然后向盤形制動器充入約0.5MPa油壓并放氣,再升高油壓到Pmax。旋進調整螺母使閘瓦與閘盤間隙為0.5mm再反向旋轉調整螺母,使閘瓦與閘盤間隙增加到0.8mm,將調整螺母上兩個M8 螺栓擰緊頂在制動器體上。
(8)降低油壓到殘壓使閘瓦緊緊抱住閘盤并反復動作三次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如支架與墊板不接觸可調整墊鐵,使墊板緊貼于支架底面上
(9)擰緊地腳螺栓并檢查安裝位置是否變化,如有變化要查明原因并重新調整。
3.盤形制動器的調整
(1)安裝好盤形制動器裝置和連接好管路或維修后,新充油時都要放出系統中的空氣,否則會影響制動器的動作時間。放氣時,取下測壓排氣裝置微型接頭的保護罩,用鐵絲壓微型接頭里的球閥,液壓系統以0.5MPa的油壓給油,空氣即可排出,直到冒油無氣泡時放氣結束,擰上防護罩即可。
(2)盤形制動器新安裝和使用中閘瓦磨損后都要調整閘瓦間隙。
調整方法:將制動器油壓升高到P…。x,即松閘油壓,旋出固定調節螺母的緊定螺釘,用扳手旋轉調整螺母,使閘瓦逐步靠近閘盤,使之間隙為05mm,再反向旋轉調整螺母,使閘瓦間隙達到1mm即可,并反復動作幾次,無誤后,將調整螺母鎖住。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